上禮拜有個貨櫃在寧波港碼頭起火爆炸,貨櫃被炸飛,產生蕈菇煙的短片在我們物流業界造成轟動。那是一個裝有5.2級危險品物質的貨櫃,因為貨主沒有申報需要插電冷卻,造成產品溫度過高導致爆炸的意外。好在這起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,船身也沒有太大受損,不至於會沈船的地步。
除了這起事故之外,光今年就還有很多起危品,尤其是鋰電池起火燃燒的事故。由這些大大小小的案例來看,不論是發貨人或承攬業者,如果沒有正確的危險品運輸處理知識,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。小則是輕微的貨物財產及財務上損失,大則會造成不可恢復的海洋汙染,甚至造成人員的健康及生命損傷。

危險品海運運輸規範
海運運輸危險品規範的主要依據是【國際海運危險品規則(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,簡稱IMDG Code)】。這是由國際海事組織(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,IMO)制定的全球標準,用於規範海上運輸危險品的安全操作。
IMDG Code 確保在海運過程中,危險品的分類、包裝、標識、裝載、處理和運輸都符合國際安全標準,以減少事故風險並保護人員和整體環境。
IMDG code內文有另外規海運危險品運輸也需要一併遵守另外兩項公約:
- 第一個是有關人命安全的『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1974』(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; SOLAS 1974 )
- 第二個是有關海洋汙染層面規定之『防止船舶汙染國際公約』(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; MARPOL)
在IMDG code內很常會看到引用這兩個公約的條文,例如:
Each ship carrying dangerous goods and marine pollutants shall have a special list or manifest- setting out,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 4.5 of chapter VII of SOLAS 1974, as amended, and with regulation 4(3) of AnnexIII of MARPOL 73/78
「國際海運危險品章程」內容超級多,真的非常詳盡,分為1、2兩冊共7個章節,另外還有補充本。
IMDG code的編排方式很特殊,第一冊是危險品海上運輸安全大部分的詳細指示。但第一冊的chapter是 1、2、4、5、6、7,有危險品定義、危險品分類、危險品包裝、危險品託運程序、及危險品作業的相關規定。為什麼唯獨少了Chapter 3呢?因為Chapter 3在第二冊。
第二冊則是Chapter 3跟附錄,有危險品的名稱總表索引、特殊規定、以及限量規定。除了一、二冊外另外還有補充本,補充本提供了額外的危險品運輸指導。
危險品分類 (DG Class)
甚麼是危險品: 危險品指的是在運輸或使用的過程中,會對環境、健康、安全、及財產等造成危害的物質。
依照物質屬性的不同,IMDG code將危險品分為9大類
危品大分類 | 次分類 | 說明 | 舉例 |
第一類: 爆炸物 | 1.1 炸藥 | 爆炸時會造成重大的危害 | 三硝基甲苯、炸藥、硝酸甘油 |
1.2 炸藥 | 爆炸時會造成明顯的危害 | ||
1.3 炸藥 | 爆炸時伴隨火災等危害,但尚未達到大規模危害 | ||
1.4 爆炸品 | 爆炸時造成較小的火災及爆發 | 彈藥、爆竹 | |
1.5 爆破劑 | 引爆媒介物,具整體爆炸危險 | 引信 | |
1.6 炸藥 | 非敏感物質,不具整體爆炸危險 | ||
第二類:氣體(包括壓縮、液化、溶解等狀態) | 2.1 易燃性氣體 | 與引燃物質接觸到時會引起燃燒 | 氫、乙炔 |
2.2 非易燃性氣體 | 無易燃性及毒性的氣體 | 氧、氮、氖 | |
2.3 毒性氣體 | 吸入時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導致死亡 | 氟、氯、氰化氫 | |
第三類: 易燃性液體 | 3.1 易燃性液體 | 低閃點,閃點低於負攝氏18 度易燃性液體 | 乙醚、二硫化碳 |
3.2 易燃或汽油 | 中閃點,閃點低於攝氏23 度且沸點高於35 度易燃性液體 | 汽油、丙酮 | |
3.3 燃料油 | 高閃點,閃點高於攝氏23 度但不超過 61度且沸點高於35 度易燃性液體 | 煤油 | |
第四類: 易燃固體 | 4.1 易燃固體 | 與引燃物質接觸到會引起燃燒固體 | 火棉、鎂 |
4.2 自燃物質 | 會自燃物質 | 白磷、烷基鋁 | |
4.3 禁水性物質 | 接觸水會釋放出易燃氣體物質 | 鈉、鈣、鉀 | |
第五類: 氧化性物質及有機過氧化物 | 5.1 氧化物 | 有機過氧化物質之外的氧化媒介物 | 次氯酸鈣、過氧化氫 |
5.2 有機過氧化物 | 以液體或固體形態存在的有機過氧化物 | 過氧化苯甲醯、異丙苯基過氧化氫 | |
第六類:毒性及感染性物質 | 6.1 毒性物質 | 吸入、吞服或皮膚接觸時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導致死亡的物質 | 氰化鉀、氯化汞、氫氟酸 |
6.2 具感染性物質 | 生物危害物質,世界衛生組織劃分為兩類:A 類:傳染病。B 類:標本( 病毒培養,病理標本,靜脈注射針頭)。 | 病毒株、病理樣本、使用過的注射針頭 | |
第七類: 放射性物質 | 二級放射性物質 | 任何具有放射性物質,該物品外包裝印有放射性的黃色三葉標誌 | 鈾、鈽 |
第八類: 腐蝕性物質 | 8.1 腐蝕性物質 | 酸性物質 | 硫酸、鹽酸 |
8.2 腐蝕性物質 | 鹼性物質 | 氫氧化鈉 | |
第九類:其他危險性物質 | 其他危險品 | 其他危險品,是一種材料。但在運輸過程中不符合定義的任何其他危險類別。這一類包括:任何具有麻醉性的物質( 貨物),有毒或其他類似的。任何材料,符合聯邦法規定義高溫材料、有害物質、危險廢物,或海洋汙染物 | 乾冰、石棉、安全氣囊充氣劑 |

危險品標記(Marking)、標籤(Label)、跟標牌(Placard)
- 標記 Marking: Marking可以視為所有標註的統稱! 明確定義是按IMDG Code,標注在包裝危險貨物外面的簡短文字或符號,包括危險貨物的完整學名、聯合國編號、海洋污染物標記等。
- 標籤/標誌 Label: 指按IMDG Code 中規定的色彩、圖案、和符號形成的菱形標籤,用以明顯標示包裝危險性的貨物。請注意每一個危險品單一包裝件都需要貼標籤。
- 標牌 Placard: Placard跟Label的內容一模一樣,只是放大版的標誌Label, 適用於貨櫃等較大的運輸單元。補充下運輸單元就是CTUs (Cargo Transport Units )。
簡單來講,所有標註或註記都可以稱為Marking,貼在危險品箱子跟桶子上小張的危險品分類標籤叫Label,而貼在貨櫃上長的跟Label一模一樣,只是比較大張的危標叫Placard。

危險品標籤(DG Label)基本要求
- 材質要求:要求在海水中浸泡三個月仍清晰可辨
- 大小尺寸要求:
- 不小於100MM*100MM;要有虛線外緣線,外緣虛線距離內緣實線不小於5MM
- UN號碼貼在危標上面的,顏色要與危標形成鮮明的反差
- UN號碼高度不小於12MM,30L或者30KGS以下的,不小於6MM
- 張貼位置要求:要張貼在包裝的顯著位置,清晰可見,須和外包裝表面的背景形成鮮明的顏色對比和反差,不能與可能降低其效果的其他標誌和標籤放在一起
- 每一個貨物包裝都要貼危標 (特殊規定:容量超過450L的中型散裝容器(IBC)和大宗包裝必須在對應的兩側張貼危標)
- 如果有副危的話,要在主危的左下方或者右下方緊鄰位置張貼副危危標
- 每個貨物包裝上面都要張貼PSN(Proper shipping name)& UN Number
危險品標牌(DG Placard)基本要求
- 材質要求:要求在海水中浸泡三個月仍清晰可辨
- 大小尺寸要求:
- 不小於250MM*250MM;要有虛線外緣線,外緣虛線距離內緣實線不小於12.5MM
- UN號碼貼在危標上面的,顏色要與危標形成鮮明的反差;UN號碼高度不小於65MM。 UN號碼也可以貼在單獨的橘色長方形方框中,然後再將方框貼到集裝箱四周,橘色方框長度不小於300MM,高度不小於120MM,邊線黑色部分不小於10MM
- 張貼位置要求:貨櫃4個面都要貼,四周都要張貼危標和UN號碼。若內裝有單一危貨DG 重量 > 4,000 KG時,則必須張貼 UN 號碼。如果是TANK,要在至少兩側張貼PSN(PROPER SHIPPING NAME),PSN的高度不小於65MM
- 如果有副危的話,要在主危的左下方或者右下方緊鄰位置張貼副危危標
- 當貨櫃所裝危險貨物或其殘餘物完全卸除後,須立即除掉裝載此類物質所有的標記&標牌


- 在美國使用鐵路運輸時因鐵路運輸疊裝二層貨櫃恐遮住危標, 故必需張貼位在櫃體外板 5 feet/ 1.5m 以上高度

兩種以上危險品的危標品標牌(Placard)章貼方式
貨櫃內危險品種類 | 重量 | 張貼方式 |
單一危品(單一UN number) | <4000kgs or 8,820 lb | 四面要貼DG class 不需要貼UN number |
單一危品(單一UN number) | >4000kgs or 8,820 lb | 四面要貼DG class 也要貼UN number |
兩種危品 (兩個UN number,兩個DG Class) | 四面要張貼2種DG Class 不論單一危品重量有沒有超過4000kg都不需要貼UN Number | |
兩種危品 (兩個UN number,但同1個DG Class) | 四面要張貼DG Class 不論單一危品重量有沒有超過4000kg都不需要貼UN Number |
簡單講,只要有兩種以上的UN Number,櫃子上5不需要張貼UN number,只需要貼DG Class的Placard。最後補充,若同一危品有兩種DG Class叫有副危,或者有海洋汙染的話亦需要按標準張貼副危及海汙的placard。
如何識別聯合國包裝物/包裝容器代碼(UN Packaging code)
聯合國包裝代碼是位於危險物品包裝上的一組字母和數字,這些代碼提供了關於內裝的化學品的關鍵信息。其目的有兩個:
- 它們確保參與運輸這些物質材料的人員能遵循相關法規
- 它們使包裝代碼的查詢和追踪變得更加容易

一樣,先了解名詞定義
- Packaging就是包裝物/包裝容器
- Packing(包裝)是動作,將物質或物品納入包裝物或其他方式固定於包裝物的作業
- Package(包裝件)是將內容物包裝於包裝物內後的完成品
Packaging包裝物可以分為三種模式
- 單一包裝物(Single Packaging): 運輸中不須任何內包裝物便能達到其包容功能的包裝物。例如,氮氣瓶
- 組合包裝物(Combination Packaging): 為了運輸所做的包裝物組合,由一個或多個內包裝物固定在外包裝物中
- 內包裝物(Inner Packaging):需要一個外包裝物才能運輸的包裝物。
- 外包裝物(Outer Packaging):做為保護內包裝物的外部保護物。
- 中包裝物(Intermediate Packaging):放於內包裝物與外包裝物之間的一種包裝物。
- 複合包裝物Composite Packaging: 由一個外包裝物與一個內容器組成,兩者形成一個整體。例如星巴克的外帶咖啡盒(如圖)

我們回到該如何判讀這段代碼。為了容易解釋加了編號。

1. UN聯合國符號
在圓圈中的UN符號表示該包裝已經過聯合國測試和認證。UN符號可以是圓圈中的小寫“u”和小寫“n”,也可以是大寫的“UN”
2. 包裝件型態
代碼 | 說明 |
1 | 圓型桶 |
2 | 木桶 |
3 | 方型罐 |
4 | 箱型 |
5 | 袋狀 |
6 | 複合式包裝 |
編號1桶類跟編號4袋子類還有多一個子分類
對於桶類容器:
1 – 封閉式頭(不可移除的頭)
2 – 開放式頭(可移除的頭)
對於袋子:
5M1 – 多層袋
5M2 – 多層防水袋
3. 包裝件材質
代碼 | 說明 |
A | 鋼製 |
B | 鋁製 |
C | 天然木 |
D | 夾板 |
F | 合成木 |
G | 纖維板 |
L | 紡織品 |
M | 紙 |
N | 金屬(鋼、鋁以外) |
P | 玻璃 |
4. 包裝組別對應
字母X、Y或Z表示包裝經過測試的包裝組等級。根據規定,如果包裝經過測試符合最高危險等級,那麼該包裝可能適合裝載危險程度較低的材料。
- X = 包裝組別I(最高危險等級)
- Y = 包裝組別II(中等危險等級)
- Z = 包裝組別III(最低危險等級)
5. 毛重或比重(視固體還液體)
- 固體的毛重 – 對於預定裝載固體的單一包裝或組合包裝,或所有材料的組合包裝,標記將包括包裝裝滿時的最大毛重(公斤),即包裝和內容物的總重量
- 液體的比重 – 對於液體危險材料的單一包裝或組合包裝,標記將顯示該包裝允許的最大比重
6. 水壓測試壓力或“S”(視固體還液體)
- 固體: 對於預定裝載固體的單一包裝或組合包裝,或所有材料的組合包裝,標記將包括一個大寫字母“S”
- 液體: 對於液體危險材料的單一包裝或組合包裝,標記將顯示容器經測試的靜水壓力;靜水壓力應以kPa(千帕)為單位,並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10 kPa
7. 生產年份
標記必須顯示生產年份的最後兩位數字(例如,2016年顯示為16)
8. 生產國家識別碼
標記中必須列出生產所在地的國家識別碼。例如,在美國生產的包裝,標記會顯示“USA”
9. 製造商或認證機構的識別碼
標記中必須包含證明包裝符合所有所需測試的責任方識別,這可以以製造商的名稱和地址、製造商的符號或認證機構的代碼形式顯示
所以4G/ X13/ S/ 13/ GB/ 6232表示:
4G: 纖維板箱子
X: 包裝組別1
13: 最重可裝到13kg
S: 裝固體的危險品
13: 此箱子生產於2013年
GB: 生產於英國
6232: 製造商或認證機構的識別碼
危險品運輸申請流程
以貨主/發貨人的身分跟船公司申請DG運輸需要兩個文件
物質安全資料表 MSDS (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) :
簡明扼要地記載化學物質的特性,故有人稱之為“化學品的身分證"。是化學物質的說明書,是化學物質管理的基本工具,也是一份提供化學物質資訊的技術性文獻。須注意MSDS的有效年限是三年。有的時候可以通融,但若遇到嚴審的時候就會需要提供三年內的。
每份MSDS都有16部分。第一個要看的是第14項的DG Class跟UN number。
- 物品與廠商資料
- 成分辨識資料
- 危害辨識資料
- 急救措施
- 滅火措施
- 洩漏處理方法
- 安全處置及儲存方法
- 暴露預防措施
- 物理及化學性質
- 安定性及反應性
- 毒性資料
- 生態資料
- 廢棄處置方法
- 運送資料
- 法規資料
- 其他資料
危險品申報書 DGD (Declaration of Dangerous Goods):
- 託運人名稱、地址SHIPPER’S NAME & ADDRESS
- 收貨人名稱、地址 CONSIGNEE’S NAME & ADDRESS
- 船名/ 航次VESSEL AND VOYAGE NUMBER
- 收貨地PLACE OF RECEIPT
- 裝貨港PORT OF LOADING
- 轉運港PORT OF TRANSHIPMENT
- 卸貨港PORT OF DISCHARGE
- 交貨地PORT OF DELVERY
- 貨櫃型式/ 貨櫃號碼TYPE, SIZE AND NUMBER OF CONTAINERS
- 貨櫃檢查 VANNING SURVEY
- 貨櫃管理人 CONTAINER OPERATOR
- 託運貨物的外包裝種類及件數KIND/TYPE OF OUTER PACKAGES AND NUMBER.
- 託運貨物的內包裝及件數KIND/ TYPE OF INNER PACKAGE AND NUMBER
- 國際海運危險品類別IMDG CLASS
- 國際海運危險品聯合國編號IMDG UN. NO
- 國際海運危險品包裝IMDG PACKAGING GROUP
- 聯合國正確運輸貨物品名PROPER SHIPPING NAME (for “N. O.S” please specify the technical name)
TECHNICAL NAME, means a description of the goods sufficient to identify their dangerous characteristics, including any proper name described in the IMDG Code - 貨物數量:淨/ 毛重( 公斤) 或( 公升) PACKAGE QUANTITY: GROSS AND NET WEIGHT IN KILOS OR IN LITRES G.R. WT, NT. WT)
- 可燃液體閃點FLASHPOINT(FOR SUBSTANCE WITH FLAMMABLE HAZARDOUS RISK)
- 危險標籤/ 副標籤LABEL/SUBLABEL
- 是否為海洋污染物MARINE POLLUTANT
- 特殊要求SPECIAL REQUIREMENTS
- 災害發生時之處理 EMERGENCY PROCEDURES
- 緊急聯絡窗口與電話 EMERGENCY COMMUNICATION

務必以最高標準遵守IMDG Code
危險品的運輸一定要遵循IMDG Code。這些規範包括適當的標籤、包裝、文件和操作要求,以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和合規。請各位貨主要嚴格遵守這些規定,最基本要重誠實跟正確申報開始。如此才能確保危險品的安全運輸,保護人員和環境的安全。不要讓危險品爆炸的事件再度上演。